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言语充斥,填满了世界
和世界的天空。于是它们
成为同义反复式(p∨∽p)的殿堂
一切都如它们之所是而是,
如它们之所发生而发生。
万物安宁于光滑的界限之间
(极致光滑即是极致坚硬)因此
他们彼此习以为常。当
神们歌唱,于世界或世界的边缘
那歌唱声和我们日夜所听到的
并没有什么不同
20.4.22


作画之时(范围为世界)

一种固化的水泥(或沥青和石灰墙)
于很久以前早已成型。此刻它们凝固,
颜色鲜明,锐度粗糙。

如快速风干的油画,它粗颗粒的质感
你感受到世界于此失真,进入到时间的内部
再内部,直到色彩不再是色彩
天空固化,五彩斑斓如雪崩般剥落
20.4.26


时刻(之二)

神渐渐变得稀薄,于黎明
和风一齐逝去。此后晨雾散尽
再此后,变成苍亮的白天
此时你有足够的时间去让伤口结痂
白天人们习惯做高兴的事情,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在地上爬行,爬行,成为了爬行动物
披满鳞片和坚硬的壳。在壳子里面
我们是软体动物(本身构成一种隐喻),柔软
如同神一般缥缈。当黑夜来临前
红巨星在天边闪烁,人们朝圣着
唱着离别的欢歌,如同渐渐隐没的曦光
20.5.14

这段时间写诗的频率大幅降低,也反思过口语诗所能到达的地方。这三首诗的内容都涉及到了神、世界等等更加形而上的东西,不如说,写这些形而上的东西一直才是我的本意,只不过囿于口语诗“表达真实的日常语言”的教条,迟迟没有做出尝试。从这个角度,这三首诗也可以看作是我将“主题”有意识地引入诗歌的一次尝试,而且似乎是成功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