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看看岳麓书院所藏秦简中的几片简:

zhiri5.jpg

这一卷的名字叫“廿七年质日”,所记的是秦始皇二十七年的事情,当年也是秦统一中国的第二年。我们从中摘取一段感兴趣的文字(翻译附于其下):

乙酉宿下雋
乙酉日,在下雋过夜
庚戌到州陵
庚戌日,到了州陵
辛亥
辛亥日
壬子
壬子日
癸丑起歸
癸丑日,出发回去了
甲寅宿武强
甲寅日,在武强过夜
乙卯
乙卯日
丙辰宿□亭
丙辰日,在XX亭过夜1

结合这个“质日”简的排列,有没有让你想起这个:

calendar.jpg

所谓“质日”简,看上去和我们今天的日历日程表是很相似的,然而也不尽然一致。实际上“质日”简中所记录的大概是当天已经发生的事情,而不是记录人在未来几日的计划,其内容也主要是公事出行的记录,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它是日程表,也不能说成是日记。有学者以其未注明节气,记录也颇显简略,推断这样的“质日”简并不是一种实用历谱,其更有可能是随墓主人带往阴间的政绩簿。2显然这种隐私而琐碎的简牍文字不太可能通过官方文献流传下来,即使在出土文物中这样的文体也颇为鲜见。

秦汉“质日”简的价值在于其记录的日期和地名人名,这对于推究当时的历朔情况与基层行政区划面貌是有重大意义的。此外,我们还能由此一窥秦汉时期地方官吏的公务生活与人际关系,丰富历史复原的依据。


  1. 朱汉民,陈松长.岳麓书院藏秦简(壹)[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7.
  2. 斯琴毕力格,罗见今.岳麓书院秦简三年《质日》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3):146-149. DOI:10.3969/j.issn.1001-7623.2012.03.032.